在当今社会,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这不仅要求企业具备节能环保意识,更需将绿色理念融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与日常运营中,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明智。
企业找对路,意味着要深入了解自身的资源禀赋、技术实力和市场定位,以此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发展战略。这包括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强度;以及开发环保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对绿色生活的需求。
2024年2月河南省工信厅发布了《全省重点产业链2024年度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指南的通知》,旨在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产业研究院的创新资源,推动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相关设施装备研发攻关。推动重点产业链企业采用先进前沿技术装备谋划建设示范项目,引领产业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指南》发布了超硬材料、尼龙新材料等28个产业链的绿色化改造升级实施方案,《指南》里根据行业的特色,结合企业实际罗列了众多切实可行的绿色化升级改造方案,例如光伏建设、余热余压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节能装备改造等。(https://gxt.henan.gov.cn/2024/02-20/2950627.html)
2024年12月16日工信部公示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的名单,里面包含了1383家绿色工厂、123家绿色工业园区、127家绿色供应链企业,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制定,绿色制造即将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近期的市场调研发现,一些大型的国企央企在进行招标时把绿色制造纳入了考核范畴,并且得分占比较高,绿色制造体系开始由政府政策引导逐渐转向市场引导,部分受影响企业开始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的建设,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认证类型的绿色工厂证书,这些证书是否会得到政府部门和客户的认可还有待商榷。绿色制造本身就是企业创建的过程,在创建过程中企业要找到合理的发展路径,在适当情况下企业可邀请第三方进行绿色制造的现场诊断,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去创建。
绿色发展不盲目,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企业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牺牲环境,更不能盲目跟风,照搬其他企业的绿色发展模式。相反,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绿色发展路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