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消费市场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消费名品的评选不仅是对企业生产质量的认可,也是对消费者选择的有力引导。2025年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备受关注的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标志着中国消费市场的新一轮变革即将开启。此次公布的名单不仅展示了93个企业品牌的卓越质量,还有43个区域品牌和42个成长企业的崭露头角。
河南企业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打造品牌优势,本文将为您深入分析和解答!
一、项目情况
(一)中国(河南)消费名品——企业品牌:
■ 品牌方向:
□ 历史经典 □ 时代优品 □ 潮流新锐
1.企业品牌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登记的企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近3年经营状况良好,在信用、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无不良记录;
3.自主创建申报品牌,拥有商标所有权且在有效期内。
4.产品创新力高。主要产品技术水平领先,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5.市场竞争力强。主要产品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质量管理水平良好,产业优势特色突出,产业链相对完整,产业根植性较好。
6.品牌影响力大。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品牌影响力较大、美誉度较高,获得国内外消费者普遍认可。
7.文化赋能力好。企业产品具有较高的工业设计水平,与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品牌独特性强,文化赋能性好。
(二)中国(河南)消费名品——区域品牌:
1.区域品牌应为工作基础较好的城市或主产区所在地人民政府,近3年无重大质量安全等事故。
2.区域内消费品企业占比超60%。
3.拥有独特区域品牌形象(品牌LOGO/品牌视频)
4.区域内企业产品创新力高。主要产品技术水平领先,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5.区域内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强。主要产品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质量管理水平良好,产业优势特色突出,产业链相对完整,产业根植性较好。
6.区域品牌影响力大。区域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品牌影响力较大、美誉度较高,获得国内外消费者普遍认可。
7.区域文化赋能力好。区域内企业产品具有较高的工业设计水平,与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品牌独特性强,文化赋能性好。
(三)“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1.申报主体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登记的消费品企业:
2.互联网平台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近3年经营状况良好,在信用、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无不良记录。
3.“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智能家居、纺织服装、特色食品、智慧医药等重点行业
4.每个申报主体只能申报1个方向,可结合实际情况联合申报,联合申报单位数量不超过3家。以下是申报方向
■ 信息系统满足的方向
增品种:
□ 消费数据驱动产品设计创新
□ 智能仿真测款驱动新品孵化
□ 个性化定制驱动消费模式重塑
提品质:
□ 面向精益管理的智能调度排产
□ 面向透明消费的质量追溯管理
□ 面向健康消费的敏捷供应链
□ 面向柔性化需求的智能产线
创品牌:
□ 数字全域营销助力品牌推广
□ 国潮新品助力品牌价值提升
□ 数字服务供给助力区域品牌优势打造
5.案例应具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成熟的应用模式,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推广应用价值,能充分体现消费品行业的技术特点和适用场景。
6.相关产品、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申报主体或取得相应授权许可,无知识产权纠纷,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内容。
二、项目申报方式:
通过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公共服务系统(https:/zgxfimpfz.miit.gov.cn)在线填报信息。
三、项目奖励情况
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豫财企〔2025〕1号)对获得国务院或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级称号企业(项目、平台等),以支持项目建设方式,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国务院或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级称号企业(项目、平台等)包括: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项目、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中国消费名品企业品牌、“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服务型制造示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智能光伏示范企业。
此政策进一步鼓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促进消费名品的快速发展。分级推进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将提升国内消费市场的整体水平,还有望推动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让世界看到中国制造的魅力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