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核心引擎,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置于“十大战略”首位,以“中原英才计划”为总牵引,联动各地市特色人才项目,构建起“省级统筹+地市协同”的人才发展新格局。
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核心省份,需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承担重要角色。2021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列为“十大战略”之首。2025年,习近平总书记河南考察中说到“人才是希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实现”。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中指出:助力企业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对科技企业主要创办者和实际控制人入选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的,给予个人一次性100万元资金支持。对企业科研人员入选中原学者、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分别给予个人一次性200万元、100万元资金支持。
河南省以 “中原英才计划” 为引领,各地市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人才项目:
相关推荐:最高200万!中原英才计划5大项目解析(中原企业家领军人才、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中原学者、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1郑州市: “郑”聚英才, “城”就未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城市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郑州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些年,郑州市真心爱才、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更新迭代了四版人才政策,统筹制定了涉及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等各方面的19项配套实施细则,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标杆城市,设立了100亿元青年创新创业基金,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持续优化创新和产业生态,助力郑州成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国内外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能够引领我市相关产业发展,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在郑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共设置高端创业团队、高端创新团队、创业领军团队、创新领军团队四个类别。
重点领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元宇宙、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制造、现代食品、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领域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2开封市:汴梁英才
为创新最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加快吸引聚集各类高端人才来汴创新创业,有效助推我市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汴梁英才计划”;
注重引进互联网跨界融合、大数据、智能制造、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运营、生态环保、现代农业、城市规划等重点领域高层次紧缺人才以及各行业优秀人才。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3鹤壁市:“鹤壁英才,为你而来”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推动鹤壁市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通过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速科技成果在鹤壁市落地转化,促进重点产业不断创新发展。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4洛阳市:才聚河洛
近年,洛阳深入贯彻省委部署要求,树牢“人才首位”理念,以求贤若渴之心引才聚才,以夯基垒台之举育才强才,以筑巢引凤之策爱才留才,为推动现代化洛阳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5南阳市:诸葛躬耕地 广聚天下才
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国家战略,落实南阳市“诸葛英才计划2.0”,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为避免重复支持,申报中原英才项目的个人及团队不得通过多个遴选平台渠道同时申报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其他项目;在计划支持期内不得再申报本项目,支持期结束后不得再申报同层次或下一层次其他人才项目;
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的重复支持限制,本质是引导人才建立 “聚焦方向、稳步进阶” 的成长逻辑。申报人需以 “地市项目打基础、青年项目育成果、领军项目促突破” 为路径,严格把控时间周期、成果连贯性与层级匹配性,避免因 “跨平台申报”“层级倒挂” 等问题错失政策支持,最终实现从地方骨干到国家级人才的持续跃升。
河南省以“中原英才计划”为统领,通过地市人才计划的差异化升级,形成了“高端有突破、青年有支撑、产业有适配、区域有协同”的人才发展生态。未来需进一步紧扣“产学研一体化”要求,强化省级战略与地市特色的联动,推动人才从“数量集聚”向“质量提升”转变,为中部崛起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实现”,河南正以人才强省建设的实际成效践行这一重要指示。